(相关资料图)
近日,广东迎来甲流流行高峰冲上热搜,佛山市内各大医院儿科均处于“爆棚”状态。佛山市疾控发出预警,4月份,市民需要重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、季节性流感,需要预防登革热、手足口病等急性传染病,还需警惕河鲀鱼中毒和毒蘑菇中毒。学校及托幼机构需重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、季节性流感和手足口病疫情。
佛山市疾控提醒,当前,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处在零星感染、局部散发状态。各地仍有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例发生,既往未感染者仍存在被感染的可能。目前由于人群整体免疫水平比较高,近期发生规模聚集性疫情的风险比较低,但学校人群集中,一旦有传染源引入,未感染者存在感染的风险。市民应继续保持警惕,积极接种疫苗,科学佩戴口罩。居家和办公场所要勤开窗通风,做好居室日常卫生。保持规律作息、健康饮食、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,提高自我抵抗能力,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和管理。新冠感染重症高风险人群以及年龄小于5岁者,出现新冠感染、流感样重症倾向,应及时就医,就诊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。
季节性流感也是4月份需要重点预防的疾病。季节性流感不是普通感冒,主要通过患者咳嗽和打喷嚏等以飞沫方式传播,典型的季节性流感大多突然发病,可出现以下症状:高热、头痛、喉咙干痒、咽痛、咳嗽、鼻塞、流涕、全身肌肉关节酸痛、乏力。小孩子容易表现为哭闹、粘人。年幼者(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幼儿)、老年人、有基础疾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为重点预防的人群。市民要提高防病和自我保健意识,加强预防措施,勤洗手,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,病人在家或外出时需佩戴口罩,尽量不到人多拥挤、空间密闭场所,必须去时,要戴好口罩;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休息,避免过度疲劳,注意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学校、托幼机构、养老院等集体单位为重点防控场所,要做好环境通风消毒和接种流感疫苗等防控措施。一旦出现疑似季节性流感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,并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,控制疫情扩散。
手足口病是婴幼儿的常见病,容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聚集性疫情。预防手足口病需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“勤洗手、吃熟食、喝开水、常通风、勤消毒”等良好卫生习惯,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。家长若发现小孩出现发热,手掌、脚底或口腔等部位出现水泡或者皮疹等症状,应及时带小孩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,并且密切观察孩子病情变化。托幼机构和学校需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,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学生,同时加强消毒措施,严把病例痊愈返校关。6月龄至5岁儿童的家长可按照“知情、自愿、自费”原则,在预防接种单位为孩子接种EV71疫苗以预防EV71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(幼儿感染EV71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)。
另外,每到春季,野生蘑菇生长格外旺盛,也是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期,需慎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。其中,铅绿褶菇分布较为广泛,在我国的广东、海南、香港、广西、云南、台湾等热带地区以及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贵州、四川等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。夏秋季节生长在草地、路边、花圃或菜园中。在广东3~11月均可出现,常生长于雨后的公园或小区草坪上,甚至垃圾堆旁、菜地、香蕉地、荒地等。铅绿褶菇,又称大青褶伞,此菇幼时白色,成熟后为青褐色,因此得名铅绿褶菇。误食铅绿褶菇后可引起严重的胃肠症状,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,严重的会出现胃肠道出血及抽搐。市民需警惕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,一般消费者无法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,因此踏春郊游期间,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,也不要在路边摊贩购买不明来源的蘑菇。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(短至1-2小时,长至6小时后)出现恶心、头晕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应尽快采取催吐、催排泄等自救措施,尽早到医院就诊,同时,尽量保留食用的野生蘑菇样品,为医疗人员救治提供参考。
文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高敏华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时代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